|
2021年第38卷第2期论文目次
|
原子、分子结构与光谱 |
 |
|
 |
过渡金属Pd掺杂AsP结构及其吸附甲醛和一氧化碳的性能研究--钟光诚,舒敬坤,谷新磊,刘鑫,倪宇翔,王辉 [72] |
 |
酸碱环境对TiO2吸附替硝唑的影响--张爽,王欣,徐东辉,刘向洋,李来才 [35] |
 |
扑尔敏分子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--陈玉锋 [41] |
 |
BeXY、MgXY(X、Y=F、Cl、Br)与ClF3和ClOF3形成复合物的理论研究--杜洪臣,邢仁卫,董希青,李铭慧,潘荣凯,郇伟伟,王应滨,刘金雨 [428] |
 |
盐离子对蛋白质带电特性的影响--刘春杰,赵新军,蒋中英 [60] |
 |
ICl分子在外电场中的物理性质研究--王兴晨,向梅,布玛丽亚·阿布力米提 [38] |
 |
稀有气体二聚体解析势能函数的高精度拟合--王裕平,王涛平,李莹莹,陈钰竹,林哲民 [1005] |
|
|
|
团簇与纳米结构 |
 |
|
 |
核壳型量子点(ME)4@(ME)28(M=Cd/Zn,E=Se/S)核壳间相互作用研究--王新琴,赵岩,张正荣,郭中华,马云云 [19] |
 |
理论研究B3Sin0\- (n=15-20)团簇的几何结构、稳定性和电子特性--申梓刚,李强,李成刚,任保增,胡燕飞 [74] |
 |
线缺陷对硅烯力学性能的影响--李丽萍,李朔,张聪颖,张云光,李桂霞 [21] |
 |
3d过渡金属掺杂对Cd12O12纳米线电子和磁性能的影响--郭笑林,段海明 [24] |
 |
疏水纳米颗粒对仿生膜流动性的影响: 尺寸效应--雷一腾,朱玉洁,马兰,蔡志远,朱涛,蒋中英 [35] |
 |
最近邻弱交换相互作用对spin-1纳米管磁化强度的影响--李晓杰,李丹丹,王渺渺,唐顺磊,刘萍 [53] |
|
|
|
等离子体及原子分子碰撞过程 |
 |
|
|
|
|
极端条件下的原子分子物理 |
 |
|
 |
一维模型氢原子在啁啾激光场中的阈上电离--景文泉,管仲,赵松峰 [35] |
 |
多周期激光相位对H2+谐波频移的影响--刘辉,冯立强 [22] |
 |
强场物理中自生磁场的实验研究--王光昶,牟洪臣,陈旭,梁栋,张建炜,郑志坚 [24] |
 |
高压下LiYF4晶体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--钟文富,李娜,操秀霞,何林,孟川民 [51] |
 |
高压下金属铌熔化曲线的分子动力学模拟--潘小龙,王豪,陈向荣*,耿华运 [53] |
|
|
|
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 |
 |
|
|
|
|
原子分子物理交叉学科 |
 |
|
 |
不同浓度Ag掺杂ZnO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--范海廷,王佳默,林琳 [86] |
 |
两嵌段共聚物软受限自组装行为研究--张蓓 [38] |
 |
MgCu4Sn型稀土镁合金相力学和热力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--王娜,杜广森,王微星,左绪忠 [24] |
 |
电场对PtO2/MoS2范德瓦尔斯异质结电子结构调控--贺叶露,谭兴毅,柏浩天 [22] |
 |
Mn掺杂Fe2B晶体结构、力学性能及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--龚铁夫,宋述鹏,刘俊男,周和荣,吴润 [36] |
 |
Cu掺杂对高熵合金FeCrVTi相结构的影响--李强,于玉城,张虎,胡正权 [21] |
 |
冷速对Cu10Ag90合金凝固结构的影响--梁永超,张铎恩 [38] |
|
|
|
|
|
|
|